“我们在社区生活几十年了,以前晚上灯光照明不好,去党群服务中心办事时停车、充电都很困难,以后好了,社区环境要大变样了!”近日恒牛网,重庆市政协“凝心聚力巴渝行”采访团来到长寿凤城街道梅村社区,枝繁叶茂的黄葛树下,几位社区居民坐在一起话家常,谈起社区将来的变化,居民吕菊英的眼里满是期待。
\n围绕社区居住环境品质提升这一议题进行面对面协商。
\n变化源于长寿区近年来积极打造的“渝事好商量”基层小微协商平台,长寿在19个街镇辖区村(社区)打造N个“黄葛树下好商量”站和“楼宇协商”点,构建起“厅—室—站点”立体化协商格局,灵活选择协商地点,既有部门街镇、村(社区)会议室里“面对面”,也有村民在院坝里“围成圈”,让基层群众参与协商更加便捷。
\n社区改造前后对比恒牛网
\n去年12月,长寿区政协委员、凤城街道党工委副书记但文胜在日常摸排走访过程中,关注到梅村社区的有关问题:社区背街小巷树木枝繁叶茂,断枝落叶较多,当地居民特别是老年人出行存在较大安全隐患,辖区内路灯由于线路老化,又无专业人员维修,居民夜间行路不便,社区健身器材和休闲座椅老旧……后续,他将有关情况上报给区政协提案委。今年3月,长寿区政协将此议题确定为当年的渝事好商量协商内容。
\n长寿区政协提案委组织10余名政协委员,入户走访调研,委员们将群众的意见和需求梳理成问题清单,并会同长寿区住房城乡建委进行多次沟通、协商,初步确定了改造规模和范围。
\n日常休闲的坝子成为社区居民参与协商的点。
\n为回应群众诉求,着力解决居民最急最忧最盼问题,今年6月以来,长寿区政协委员多次到梅村社区进行现场调研,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建议。7月16日,在前期调研和沟通的基础上,长寿区政协委员、基层干部群众代表与相关职能部门进行了面对面协商,举行了“渝事好商量·凤城街道梅村社区居民居住环境品质提升协商会议”。
\n会议中,社区干部和居民代表讲诉求、谈期盼,委员摆问题、提建议,相关单位讲解政策、逐一回复,初步形成一致意见:将梅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搬迁至原实验三小,在原实验三小部分教学楼的基础上进行改造建设,对梅村社区已破损的健身器材和休闲座椅进行维修,并结合实际购置、安装一批新的便民健身器材和休闲座椅,将梅村社区辖区内路灯更换为太阳能路灯,节约用能用电,保障居民夜间出行。
\n一场老旧小区改造也由此开始,力争2026年12月底全面完成改造工作。
\n这只是长寿区积极打造“渝事好商量”基层小微协商平台的一个小小缩影。截至今年8月,长寿区累计开展“渝事好商量”协商议事活动39场,形成协商意见210条,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98个,惠及群众50余万人。
\n此外,长寿区政协“渝事好商量”还向基层延伸了“楼宇协商”,依托城区小区居民习惯在小区一楼聚集聊天的特点,委员就近就便与群众拉家常。截至今年8月,长寿区政协建成投用“楼宇协商”点4个,聚焦优化营商环境、惠企政策落地等内容,开展各类协商议事和公益服务1200余场次,解决问题800余条,政协委员参与300余人次,惠及群众10余万人,拓展了协商民主的实践场域,更在破解基层治理难题、助力超大城市治理的道路上探索出独特路径。
\n上游新闻记者 谭旭 实习生 宋思宇 长寿区政协供图恒牛网
顺阳网官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